华芳名酒博物馆华芳名酒博物馆华芳名酒博物馆华芳名酒博物馆华芳名酒博物馆
站内搜索:
  名酒文化  
  相关信息  
·馆长刘千忠76岁创办酒茶电子商…
·每日饮酒却能活到110岁
·汾酒与中国唐史学会联袂聚焦诗…
·白酒喝出健康来
·酒以成礼,中庸为上
·戏说酒徒与酒狂
·我国古代酒类管理与防伪--作酒…
·杏花村酿酒史
·中国的“茅台酒”
·酒与书法——笔走惊龙蛇
·中国酒的历史和分类
·中国古代十大宫廷贡酒
·白酒的历史和常识
·白酒起源与发展
·四川酒和文化
·中国酒令考略(下)
·中国酒令考略(上)
·酒场三十六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名酒文化中国白酒穿越史  
名酒文化
中国白酒穿越史
发布时间:2012/2/12 信息来源:长江网 信息作者: 浏览次数:1950


 

【长江网讯】

(优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事件中,你或许很难找到一条线将他们统统串连起来,但是,有这样一样东西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不论是商纣王的奢淫生活,还是曹操刘备二人关于英雄的座谈会,抑或是宋太祖的巧释兵权,哪一回少了它——中国白酒?让我们循着史迹一路举杯,品啜中国白酒的甘冽与芬芳。


 

《蕉林酌酒》,明,陈洪绶

  书 

  酒事

  不夸张地说,中华五千年历史就是一部飘散着酒香的历史,随便翻开一页纸你都能嗅到酒的醇香——人生得意时,我们莫使金樽空对月;惆怅时,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孤独时;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离别时,劝君更尽一杯酒”……而一国之君用它巧释兵权,阴谋家用它煮酒论英雄,政客们则拿它摆鸿门宴……

  酒源

  祖千秋指着一坛酒道:至于这高粱美酒,乃是最古之酒。夏禹时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那便是高粱酒了。令狐兄,世人眼光短浅,只道大禹治水,造福后世,殊不知治水甚么的,那也罢了,大禹真正的大功,你可知道么?令狐冲和桃谷六仙齐声道:造酒!祖千秋道:正是!八人一齐大笑。

  ——《笑傲江湖》第十四回

  关于中国白酒是什么时候飘出香气的,武侠名著《笑傲江湖》中可见谜底——仪狄作酒。如果你认为小说之言不可信,那么周公姬旦在《酒诰》中的一段话可以佐证此事—— “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又云杜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也就是说,关于酒的产生有三种可能:一是上天造酒说。二是仪狄造酒说,帝女令仪狄作酒,大禹饮后觉得味道很美,但同时也指出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三是杜康造酒说,说某日杜康把桑树洞当垃圾桶随手把剩饭倒了进去,结果数日后剩饭发酵飘出香味,杜康由此获得灵感造出了酒。这第三种说法得到的认同最多,最著名的支持者当属东汉枭雄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康酿酒的故事还告诉了我们另一件事,那就是中国最早的酿酒材料是谷物,而大禹的一番话则引出了夏桀和商纣王这两个败家子。前者把酿酒过滤的酒糟堆积成连绵数十里的山,称之为糟丘,后者弄了个酒池肉林和A片真人秀。也许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到了周朝武王颁布了禁酒令,只有祭祀时可以用酒。尽管如此,周代的酒业并没有因此停滞,只不过是纳入了严格的管理机构中,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已经能够酿造出不同规格的酒,比如含有酒滓味道很淡的泛齐、酒汁和酒滓混合的甜酒醴齐、黄色的酒醍齐等。


《漉酒图》,明,丁云鹏。

  酒色

  酒总是令男人想女人。

  酒是不是能令女人想到男人?

  是的。

  唯一不同的是,男人喝了酒后,会想到各式各样的女人,很多不同的女人;女人喝了酒后,却往往只会想到一个男人。

  大多数时候她想到的是一个抛弃了她的男人。

  ——《流星蝴蝶剑》

  如果说古龙小说中的这段酒话指出了男人的寡情,那么汉武帝刘彻或许是个例外,因为他酒后想起了一个女人——其死去的妃子李夫人。东晋王嘉在 《拾遗记》中这样记录:思怀往者李夫人,不可复得……亲侍者觉帝容色愁怨,乃进洪梁之酒,酌以文螺之卮……酒出洪梁之县,此属右扶风,至哀帝废此邑,南人受此酿法。今言云阳出美酒,两声相乱矣。帝饮三爵,色悦心欢。当汉武帝思念旧人悲不自止时,有眼力价儿的侍者端上汉代名酒洪梁酒为其解忧。

  除了洪梁酒外,汉代还有很多佳酿令帝王将相也要常常挂怀,比如曹操献给汉献帝刘协的九酝酒,他在献酒的奏折中写道:臣县故令南阳郭芝,有九酝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腊月二日清曲,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施去曲滓,便酿法饮。日譬诸虫,虽久多完,三日一酿,满九石米止。臣得法酿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饮。若以九酝苦难饮,增为十酿,差甘易饮,不病。今谨上献。要说曹操为人真够细致的,献酒的同时还把家乡的酿酒工艺也报告了一下,不过这倒为我国黄酒的酿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只是不知道刘邦醉斩白蛇时喝的洪梁酒,还是九酝酒?或者是另一种叫做百末旨的美酒,据说这种酒是采集百花之末精心酿制的,因此香且美

  另外,汉代还有一桩非常浪漫的酒故事——文君当垆。在中国戏曲史上,有一出非常有名的折子戏——琴挑,说的是西汉大文豪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具体是这样的:司马相如发迹之前是个穷小子,据《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于是,穷且无业的游民司马相如只好来投奔他的挚友、临邛县令王吉。相如来后,王吉将他安顿在县城招待所里,并故意装出一副谦恭的姿态,天天到宾馆来看望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开始每天还见见县令王吉,后来县令来访一律谢绝。相如越是谢绝,王吉越是恭敬,照样天天来访。原文是这样说的,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地方官如此谦恭地反复拜会一个穷小子,这么奇怪的事儿引起了当地首富卓王孙的好奇,于是决定宴请一下这位令县令大人都无比崇拜的高人。家宴当日,司马相如推脱不来,结果县令大人亲自去请方才出席,席间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相如抚琴两首,结果被卓王孙寡居在家的宝贝女儿卓文君听到,精通音律的她立刻春心乱跳,芳心暗许,当晚这位富家千金便随司马相如私奔而去。话说至此,我们才明白了县令的缪为恭敬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原来是为了钓卓王孙的掌上明珠。

  次日卓王孙闻听此事大怒,而文君跟随相如回家后发现其一贫如洗。为了生计,于是便有了文君当垆的典故。一个千金小姐为了爱情开始站柜台卖酒,爱情真伟大。故事的结尾非常圆满,尽管卓王孙气得要死,但实在丢不起这人,只得给了女儿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自此,夫妻双双把家还,买田置地,富甲一方


 

 

             

《杏园夜宴图》(局部),明,崔子忠。

  酒鬼

  众小厮见他太撒野了,只得上来几个,揪翻捆倒,拖往马圈里去。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众小厮听他说出这些没天日的话来,唬的魂飞魄散,也不顾别的了,便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

  ——《红楼梦》第七回

  胆敢将主人的隐私生活大喇叭广播出来的下人,在我国古代确实罕见,要不是有烈酒壮胆恐怕难以留下这样令人喷饭的言语——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而现实版酒鬼或许要以晋人刘伶为首,他在自书的《酒德颂》中狂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这种只有酒是好的,其余都是扯淡的话,恐怕也只有酒鬼才说的出来。如刘伶这样嗜酒如命的人物在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处可见,与其交好的另外六位竹林七贤无一不是酒鬼,各自均有令人咋舌的酒事流传于后人。

  比如阮咸。与族人群聚饮宴,嫌酒杯喝的不过瘾,干脆把酒盛在大瓮里,几个人围坐在瓮前相向而酌,后来还觉得不够爽,索性换大盆往下灌,就在众人酩酊大醉的时候不知从哪儿跑进来几只猪,竟也好酒,凑到盆前低头便喝,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阮咸不知是真喝多了,还是真混不吝,居然也扎到盆里与猪同饮,喝完了还弹琵琶唱起歌来。

  与竹林七贤的酗酒相比,王羲之可谓喝的恰到好处。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位名仕在会稽山的兰亭聚会,酒酣之际意气飞扬,竟挥毫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也许是无酒不欢的风气所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酿酒业异常发达,不仅酿酒技术上有很大提高,更产生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酿酒大师刘白堕,据说他酿的酒白堕春醪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晋惠帝永熙年间,有伙不长眼的强盗抢了青州刺史毛鸿宾,打劫完财物后一高兴就把毛鸿宾带的酒喝了,结果饮后烂醉如泥动弹不得,束手被擒。毛刺史所带之酒正是白堕春醪。

 


《兰亭修禊图》,明,文徵明。  

 



 

《兰亭修禊图》,明,文徵明。

  酒令

  宝玉笑道:听我说来:如此滥饮,易醉而无味。我先喝一大海,发一新令,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薛蟠未等说完,先站起来拦道:我不来,别算我。这竟是捉弄我呢!云儿也站起来,推他坐下,笑道:怕什么?这还亏你天天吃酒呢,难道你连我也不如!……薛蟠听说无法,只得坐了。听宝玉说道: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酒令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席间娱乐,国学经典《红楼梦》中比比皆是。比如第四十回中,鸳鸯吃了一盅酒后笑着说: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如此来看,酒令是用来罚酒的,而惩罚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活跃饮酒时的气氛,增加娱乐性,相识或者不相识的人,往往因为酒令游戏而相互熟络,红楼梦中的宝玉和蒋玉菡之间的友谊就是从一次酒令开始的。

  酒令由来已久,据考证诞生于西周时期,但在唐代盛行成风,尤其是在士大夫间,喝酒行令特别风行。唐代的酒令多种多样,当时比较流行的有藏钩、射覆、骰盘、筹箸、酒胡子、香球、对字令等。

  藏钩是比较简单的酒令,即一个人把藏在手中,握成拳状让对方猜,如果猜错了就要罚酒。射覆也是猜物,但是要先分队,一方在器皿下藏一个东西让另一方猜。唐代诗人李商隐就很喜欢这个,他在诗中写道: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骰盘,则是掷骰子,看最上面的图案而定输赢。在《太平广记》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饮将酣,兰翘命骰子,谓二女曰:今夕佳宾相会,须有匹偶,请掷骰子,遇采强者,得荐枕席。乃遍掷,云容采胜。翘遂命薛郎近云容姊坐……”,这段文字记录了薛绍与兰翘、云容两位美女饮酒、掷骰子行酒令的乐事。筹箸又称酒令筹,一般是一个长形条牌,上面刻着有关饮酒的字句,比如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自饮七分;酒胡子则是类似不倒翁样的一个木刻胡人,行令时用力拧转,待其停止手指方向,就是需饮酒之人,这个席间游戏一直到明清都非常流行;香球则类似于击鼓传花,小绣球在击掌声停止后落在谁的手里谁就得喝一杯。记得《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就生动地描述了一次贾府里的击鼓传花游戏,由此可见到清朝这个酒令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此外,在众多酒令游戏中,属对字令最难,这个需要点文字功底,因此只在文人雅士中间流行。

  至于在酒令游戏中落败的一方会喝到什么酒呢?从李肇的《唐国史补》中可见端倪——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河东之乾和蒲萄,岭南之灵溪,博罗、宜城之九酝……


《夜宴图》(局部),佚名。

  酒税

  西门庆来家,吴月娘打点床帐,等候进房。西门庆进了房,月娘就教小玉整设肴馔,烫酒上来,两人促膝而坐。西门庆道:我昨夜有了杯酒,你便不肯留我,又假推甚么身子不好,这咱捣鬼!月娘道,这不是捣鬼,果然有些不好。难道夫妻之间恁地疑心?西门庆吃了十数杯酒,又吃了些鲜鱼鸭腊,便不吃了,月娘交收过了……次日,西门庆起身梳洗,月娘备有羊羔美酒、鸡子腰子补肾之物,与他吃了,打发进衙门去。

  ——《金瓶梅》第五十三回

  羊羔美酒,可不是羊羔+美酒,而是以羊肉为原料发酵酿制的佳酿。据说酒呈琥珀色,尝一口,味甘,滑且绵润,咽下后口中顿生一股肉的香味,细品,却又清淡甘甜。此酒不光西门大官人喜欢,清朝的雍正皇帝也常念念不忘,他曾给年羹尧亲笔御批过一张字条,上曰:宁夏灵州出一羊羔酒,当年进过,有二十年宁夏不进了,朕甚爱饮,寻些来,不必多进,不足用时再发旨意,不要过百瓶,密谕。

  如此上至皇帝下至小民都青睐的美酒起源自我国大宋王朝。据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御街,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户,银瓶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这是现发现的关于羊羔酒的最早记录。

  羊羔酒的诞生或许要感谢宋仁宗的一条国策,他在天圣五年给三司的一道诏书中写道:自矾楼酒店如有情愿买扑出办课利,令在京脚店小户内拨三千户每日于本店取酒沽卖。所谓买扑,即酒税承包制度。如果某人买扑到某一地区的酒税以后,就可以独占这一地区的酒利,于是其他小酒店就成为其附庸,只能到它那里买酒贩卖,颇有些特许经营的味道。这是宋朝皇帝想出的致富好办法,为此还提出了设法劝饮,以敛民财的方针。此计一出,宋代不论城市还是乡村酒肆林立,酒楼夜市通宵达旦。

  特许经营当然就存在特许经营费用,因此导致官酒价格偏高,于是很多家庭开始自酿酒,羊羔酒等新品种酒应运而生,此外还新生了用蜂蜜酿的蜜酒、用柑橘、梨、荔枝、石榴酿的果酒。而宋朝的名流仕宦哪能放过这个出风头的机会,也纷纷自创佳酿,比如苏东坡就手酝了真一酒和天门冬酒、刘挚手酝了天苏酒、杨万里自酿了桂子香、金盘露等。这些家酿酒不仅成为有面子的社交礼品,名仕们相互换着喝喝,并彼此赞美一番,有些甚至引起商家的注意,从而被市场化,并流芳千古。
  酒虫

  长山刘氏,体肥嗜饮,每独酌辄尽一瓮。负郭田三百亩,辄半种黍,而家豪富,不以饮为累也。一番僧见之,谓其身有异疾。刘答言:无。僧曰:君饮尝不醉否?曰:有之。曰:此酒虫也。刘愕然,便求医疗。曰:易耳。问:需何药?俱言不需。但令于日中俯卧,絷手足,去首半尺许置良酝一器。移时燥渴,思饮为极,酒香入鼻,馋火上炽,而苦不得饮。忽觉咽中暴痒,哇有物出,直堕酒中。

  ——《聊斋志异》

  尽管 《聊斋志异》记述的尽是些奇异的事情,但这则《酒虫》却也寓意甚妙,读之不禁令人想起元朝那些事儿。

  据《元明事类钞》记载:世祖宴群臣于上都,有不能釂大卮者,免其冠服。尽管只有寥寥数语,但让人看出两件事来:一酒桌上的强劝喝酒之风起源自蒙元;二这是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时代。谁要不能满饮大杯就得把帽子衣服脱了,这话出自一国之君之口还真是让人无语。不过事实如此,这个马上民族有自己独特的饮酒习惯,他们喝酒讲究大盏满杯,一饮而尽,且必须喝醉。与蒙古人一起喝酒,如果没喝醉表示没喝好,主人会很不高兴。据孟珙的《孟鞑备录》记载:凡见外客醉中喧哄失礼,或吐或卧,则大喜曰:客醉,则与我一心无异也。” 读之不禁莞尔,喝吐了喝趴下才是真哥们儿。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让人难以忍受的蒙氏喝法竟然很快风靡全国,上至宫廷贵族、文人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都开始豪饮起来,就连元代的和尚道士也加入到喝酒的队伍中。元代有一本书记载了太华山云天宫的道人饮酒的状况:太华云台宫真隐褚君,嗜书之外,日食数龠,饮酒未醺而止,不尽醉也。人家得名酒争携饷之,至则沉罂泉中,时依林坐石,引瓢独酌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元代的酒文化独具特色。猜也猜得到,其最流行的佳酿当然是马奶酒。

  除了马奶酒外,葡萄酒也是当时的官方用酒。成吉思汗南征北战大大地扩大了中国的版图,同时也将西域和中亚的葡萄酒带回了大都。尽管唐朝时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名句,但事实上葡萄酒在全国普及起来却是在元代。

  酒气

  那薛蟠三杯下肚,不觉忘了情,拉着云儿的手笑道:你把那梯己新样儿的曲子唱个我听,我吃一坛如何?云儿听说,只得拿起琵琶来,唱道: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两个人形容俊俏,都难描画。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蘼架,一个偷情,一个寻拿,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唱毕笑道:你喝一坛子罢了。薛蟠听说,笑道:不值一坛,再唱好的来。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尽管女性陪酒是从唐代开始的,但是到明朝变得十分流行,各级文武官员概莫能外。边吃边喝边听歌妓吟唱一番,在明清两朝最是风雅。

  而明清两朝的酿酒业,可以说酒气如剑气,冲霄凌云。明朝袁宏道在《初至绍兴》中写道:闻说山阴县,今来始一过,船方尖履小,士比鲫鱼多。 聚集山如市,交光水似罗。 家家开老酒,只少唱吴歌。这几句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明代绍兴酒业的繁荣,更由此引出了明代宽松的酒制度。明朝既不征收酒税,也无关于饮酒的禁令,酒仿佛水一样,成了日常必需品。

  从酒的种类上看,至明清两朝已全部发展成熟,黄酒和烧酒风靡于这两个朝代,五加皮、枸杞酒、竹叶酒、状元红、沧州酒等都是当时非常驰名的佳酿。至清末,还飘出了啤酒的清香。


 

《春夜宴桃李园图》(局部),清,黄慎。

  列传  

  酒客

  酒逢知己千杯少,当一杯佳酿为我们的人生带来愉悦之时,另有一些人也正分享着中国白酒的其他妙用,比如解忧、避祸、壮胆。

  酒以解忧

  代表人物:曹操 赵匡胤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在曹操的家乡毫州,其被奉为酒神,由此可见其一生与酒的缘分是何等之深。他的许多著名诗文都与酒有关,当中最脍炙人口的恐怕要算那首《短歌行》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令曹丞相忧思放不下的何止是人才难寻,还有另一假想敌——刘备。为了试探刘备是否有不臣之心,于是在自家小亭子里请刘备喝其自制的青梅酒。酒过三巡,曹操挑起何为英雄的话题,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随口说了几个不成器的人,曹操见他不上套,索性直截了当地指出,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吓得手里的筷子都掉在地上。这时恰逢天上打雷,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捡起筷子说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见状嘲笑道大丈夫也怕雷?刘备继续装熊: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能不怕吗?一壶青梅酒,一次关于英雄的座谈会便让曹丞相从此解忧,认定刘备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对其放下心来。

  历史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惊人的相似,同样以酒解忧的还有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北宋初期,靠发动兵变登上皇位的赵匡胤失眠了,他担心那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拥兵自重,仿效他谋朝篡位,于是导演了杯酒释兵权的好戏——某日,散朝后赵匡胤将石守信等老将留下喝酒,酒至半酣,宋太祖说话了:要不是靠众将拥立,我不会有今日。但是,当了天子日子也实在难受,还不如当节度使逍遥自在。如今我几乎没有一夜睡得安稳。众人忙问:陛下如今贵为天子,还有什么忧虑?太祖答:我这个位置,谁不想坐啊,大伙儿赶紧表白说: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太祖笑着说:你们不会有异心,但有朝一日部下将黄袍披到你们身上,你们即使不想做皇帝恐怕也不行吧!此言一出吓得众人赶紧下跪求皇帝老大给指条明路。接着皇帝给他们讲了人生犹如白驹过隙,不如交出兵权,安享富贵的道理。众人识趣,次日便辞官荣归故里。不动一兵一卒,一杯酒便化解了太祖心中的忧虑,实在是高。


《太白醉酒图》,清,苏六朋。

  酒以避祸

  代表人物:阮籍 刘伶 韩熙载

  阮籍、刘伶是晋代著名的竹林七贤中的两位,虽然这七位名仕都是出了名的酒徒,但了解其所作所为的人都会认为此二人无人能及。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诗人。由于生不逢时,正值司马氏把持朝政,为了远离是非、明哲保身,只有在半梦半醒间度过一生。司马懿掌权时,强请其入幕,慑于强权只好就范,但每逢司马懿请客,阮籍必醉,完全不问世事。更有甚者,当晋文帝司马昭欲与其结儿女亲家之时,他为了不贻害后代,以酒作掩护,烂醉如泥60天,令文帝没机会开口和他商议此事,最终蒙混过关。

  与其同为酒友的刘伶亦是如此。但在喝酒方面,刘伶似乎更胜一筹。《晋书 列传十九刘伶传》中说他常乘着鹿车,晃晃悠悠地边走边喝,并让随从随身扛着铁锹,干嘛呢?原来刘伶说死便埋我。其放浪形骸之事还远不止如此,据冯梦龙的《古今笑》记载,刘伶喝醉了酒就喜欢脱衣服,别人见了批评他有违礼法,而他却振振有词:天地是我的房屋,室内是我的衣裤,你们为什么要钻进我的裤裆里来?

  同样以酒避祸的还有南唐官吏韩熙载,现藏故宫博物院的顾闳中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画的便是此事。韩熙载因为是北方人,始终没有得到重用。李后主刚即位时,猜忌心很重,鸩杀了很多从北方来的大臣,韩熙载为逃避南唐李后主的猜疑而故意纵情声色,夜夜灯红酒绿,与宾客纵情嬉游。据《宣和画谱》记载,《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的宅第窥视其夜宴的情景而作的。

  酒以壮胆

  代表人物:李白

  李白嗜酒,众人皆知。除了酒后留下众多千古绝句外,亦常常倚酒壮胆做出一些令后人咋舌的事情来。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当我们从这两句太白酒后留下的诗中想象杨贵妃的美貌时,另一则太白酒壮诗人胆让皇帝宠侍高力士脱鞋的故事也呼之欲出。

  某日,唐玄宗和杨玉环正在赏花,牡丹花艳、贵妃色美,于是李隆基心血来潮,想让诗仙李白用其千古绝句记录下这动人的一幕,便命高力士唤其前来。这群宦官费了很大工夫才在一家酒肆找到已经烂醉如泥的李白,众人七手八脚将其抬进宫来,待其苏醒见皇帝就在眼前,诗仙也不禁紧张,赶紧叩头。在得知皇帝之意后,李白先是要求皇帝赐美酒才能诗性如泉,之后又提出需贵妃娘娘磨墨才能诗百篇,在皇帝笑着应允后更是来了劲儿,对高力士说,我酒醉无力,还望公公替我脱靴。至于高力士当时的心情如何,《新唐书·李白传》写的清楚:力士素贵,耻之

  李太白所作的惊世骇俗之事还远不止如此,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写得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据说事情的因由也是皇帝诏其去作诗,结果正high的诗仙狂言自己是酒中仙,说啥也不去。

  李白,诗词歌赋样样精,由此不难判断其定是个绝顶聪慧之人,但为何敢当面挑战权贵、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恐怕只能归功于酒可壮胆。

 



                                     责编:龚劼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中国名酒收藏酒文化博物馆 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ADD):湖北省仙桃市何李路20号(2号楼1单元302室)  邮编:433000       鄂ICP备2024079672号-1
电话(TEL):0728-8219999 15327846007  传真(FAX):0728-3493992 邮箱(E-mail):a26079999@163.com 
技术支持:新梦科技 [后台管理]
开放时间:0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总浏览量:30324559次 昨日浏览量:4166次 今日浏览量:66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