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芳名酒博物馆华芳名酒博物馆华芳名酒博物馆华芳名酒博物馆华芳名酒博物馆
站内搜索:
  名酒新闻  
  相关信息  
·馆长刘千忠76岁创办酒茶电子商…
·每日饮酒却能活到110岁
·刘千忠酒道馆“父亲节”倾情义…
·仙桃行二 | 中国白酒文化高峰论…
·国内白酒专家仙桃论酒道 筹28.…
·中国仙桃白酒文化高峰论坛暨华…
·公  告2014中国(仙桃)酒文化…
·白酒大数据时代开启 信息资源整…
·年底“拼酒季”推不开的酒究竟…
·白酒销售旺季演变成“打折季”…
·白酒业过冬“养生论”
·文化为媒,牵起白酒国际化红线…
·白酒品牌体系遭受考验 行业开启…
·白酒打响商务渠道战
·娃哈哈:战略茅台镇茅台酱香酒…
·农村白酒市场的奥妙
·酒企跨界混搭也疯狂
·喝“白酒” 明年或现市场拐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名酒新闻白酒“情变”谁之过?  
名酒新闻
白酒“情变”谁之过?
发布时间:2013/8/28 信息来源:华夏酒报 信息作者: 浏览次数:1582

    在近10年时间里,白酒始终是市场的宠儿,受到不同区域、不同层次消费者的热情追捧,这在连年递增的白酒行业产销数据上得到了有力证明。

  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下,白酒行业明显感到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市场氛围急剧降温,高端产品销量跳水,广大经销商在库存压力和价格倒挂的双重煎熬中苦苦度日。

     白酒行业为何陷入这种困境?业内有人将之归咎于一系列突发性事件所带来的打击抑制,如塑化剂事件、酒精“勾兑门”、“散酒门”以及政府出台的“限酒令”、“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的政策性要求及社会趋势,直到2013年央视曝光白酒勾兑“黑幕”,使消费者几近谈白酒而“色变”。

     但以上这些,就是导致白酒被冷落、被质疑,甚至被妖魔化、娱乐化的根本原因吗?事实已经证明,上述突发事件要么是由于企业与公众沟通不畅而导致的片面误读,要么是极少数不规范、不合法企业的恶劣行径,本身便属于白酒行业管理的重点打击清除对象,在当前极发达的信息传播条件下,这不应成为影响公众作出理性判断的理由。

     我们真正有必要反思的是:究竟是消费者、媒体和社会抛弃了白酒,还是我们长期以来忽略了消费者的感受,忽视了从社会土壤中吸收企业发展、行业成长所必须的养分和能量?

高端白酒亢龙有悔?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以各大名优白酒品牌为代表,白酒企业纷纷加大了对中低档产品的开发、推广力度。

  “五粮特曲”、“五粮头曲”联袂亮相,分别锁定300元~500元、200元~300元的价位区间,并采取相应的“小区域平台商”运营模式,以地区行政区域为招商单元,目的显然在于更加贴近一线市场和消费者,实施渠道扁平化,快速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相比于此前多年间五粮液高举高打舍我其谁的“王者风范”,此次新品亮相所蕴藏的“潜台词”尤为令人关注。正如宜宾五粮液集团董事长唐桥所言,五粮液在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审视市场环境变化的基础上,确立了“做精做细高端产品,做强做大中价位产品,做稳做实低价位产品”的发展思路,在继续巩固高端市场“名酒”形象的同时,向广阔的“民酒”市场进军。

     而在此之前,茅台已经通过汉酱、仁酒等产品向腰部市场发力,并在出厂价方面做出了重大下调,试图在中档消费领域抢占更大份额,为此甚至不惜重金补贴安抚经销商。

     洋河则在今年早些时候推出了蓝色经典新品、洋河老字号、生态苏酒、柔和双沟四个系列新品,并将“美人泉”等此前畅销江苏省内的中低档产品进行全国招商,逐渐将“梦之蓝”为主导的高端广告形象向“天之蓝”过渡。

     汾酒则在发力原有的醇柔老白汾、精致老白汾、红瓷汾酒、蓝瓷汾酒、紫砂汾酒等中高端系列产品之外,针对大众消费市场着重打造了吉祥汾酒产品。     最近,泸州老窖虽然调高了国窖1573的出厂价和零售价,但其前提是在中档白酒市场上拥有非常扎实的基础优势,借此时机通过提价来进一步凸显国窖1573的高端价值。此举反而更显出名酒企业唯有在中档产品、大众消费领域扎牢根基,才能从容应对市场调整,前瞻性地布局未来。

     总之,在这个夏天,白酒企业不约而同纷纷从早些年的高端拼争中脱身跳出,以“亢龙有悔”之势转向占位中档大众消费,这种趋势被广泛解读为白酒行业向消费者的真正回归。从产品价格的定位调整来看似乎确实如此,适合大众日常消费购买力的名优白酒产品变得更加丰富,但就此判断白酒将修复与大众之间的情感维系,重新成为人们日常餐桌上的宠儿,似乎还为时尚早。

行动更需“心动”

     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因为白酒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修复,目前还只停留在“行动”阶段而未转为“心动”。毕竟之前白酒市场上同样不乏中档产品,众多白酒企业并未因关注高端市场而使中档区间成为真空,消费者在日常消费、私人消费等场合之所以疏远白酒,并非出于“有没有适当产品”的外部原因,而是取决于“想不想饮用白酒”的主观考虑。

     就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白酒领袖峰会上,中国酒业协会宣布即将推出年份酒的标准及规范管理办法,这对于整个白酒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前由于缺乏相应的检测标准,消费者对年份酒的质量内涵看不见、摸不着,似是而非的概念产品却充斥市场,混淆消费者视听,最终使消费者对年份酒的“感情”冷却下来。

     这恰恰折射出导致白酒与消费者之间“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行业标准不足、规则建设滞后。它的危险性甚至超过经营风险和商业风险。因为经营和商业方面的风险,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约束来尽量规避,而标准不足,往往导致企业在毫不知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马失前蹄,因为没有标准,所以无从防范,危机事件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这对白酒企业及整个行业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严重伤害了社会公众对于中国白酒的感情。

正如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所言,我们的相关标准不足,就没有足够的依据向公众澄清问题,即便去做一些解释说明,也很有可能被误解,反而招致更大的质疑。“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并完善相关标准,用标准说话,用标准来保护企业和行业。”王延才表示。

     今年夏天白酒行业的一大“红人”非“漂流瓶”莫属,定位于互联网时尚白酒的“漂流瓶”白酒与酒仙网达成合作协议并正式上线,在酒仙网上接受消费者预定。“漂流瓶”白酒的商标拥有者及生产者——献王酒业董事长王占芳对这款瞄准年轻消费者的白酒新品充满信心,甚至寄望其冲击茅台的市场地位。

     当然,“漂流瓶”的横空出世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质疑这样一个缺乏品牌背书和市场基础的新品,仅靠吸引眼球的名字和特定渠道能走多远?生产商对此的回答是:“与传统白酒由厂家或渠道推动不同,漂流瓶未来的市场发展完全由消费者推动和决定。”

     抛开“漂流瓶”未来市场走势究竟如何的悬念,其创意初衷或许才是引发行业与市场热议的焦点,毕竟更多人都在期望有新鲜热辣的酒元素出现,点燃消费者对白酒的新激情——此前局限的文化视野、滞后的营销理念,已经严重伤害了公众对白酒的感情。

     近些年来,很多白酒企业的文化视野过于狭窄,片面强调高端属性,品牌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文化传播的对象也主要局限在高端商务、政务消费人群中,人为造成了白酒的“权贵属性”,甚至使得白酒文化与普通大众的情感形成一种对立。于是,白酒业便屡屡“蒙冤”,国家出台政策法规打击酒驾、加强“三公”消费监管、倡导勤俭节约,都是出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良好初衷,但公众却习惯性地将白酒行业,特别是将一些高端白酒品牌对号入座,这就使白酒行业长期处于公共舆论的威胁状态下,饱受公众质疑。可以说,白酒文化的思维局限一日不打破,其与消费者的“感情”便难以真正修复。

     由此来看,白酒“情变”的真正原因绝非各种“事件”,或者将之称为“导火索”更为恰当,真正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白酒行业自身。因为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对市场主流消费者的关怀,我们的文化品位、产品定位都与市场主流需求渐行渐远。正是这种距离感使人们对白酒的感情日渐淡薄,或者说是正在失去兴趣。要恢复、巩固白酒与消费者彼此间的感情,要“行动”更要“心动”。

如何为消费者而“活”

      白酒企业向中档市场的集体过渡,其最直接的目的便是扩大消费面,提升产品的动销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相应的品牌、文化传播,重新提振白酒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感情地位。换句话说,半年多以来,我们已经深刻认识到,白酒市场不仅仅只有“意见领袖”,白酒品牌当然也不能为“极少数人”而存在,打破这些狭隘而扭曲的“高贵”诉求,白酒必须为普通消费者而活。当消费主导型的产品结构日渐明晰起来,我们还必须尽快找到相应的文化定位和营销举措,包括从包装形象、品质口感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为消费者而“活”,更有活力、更加鲜活。这需要白酒行业在产品结构调整之后,跟进实施更具体、更深入、更全面的变革之举。

     根据东方财富网对用户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公务消费还是私人消费,影响用酒选择的核心因素非常一致,品牌知名度、酒质口感和价格是最受关注的三个基本方面。其中,公务消费首要关注的是白酒品牌知名度,而在个人消费需求中,酒质口感和价格排在关注度的前两位,原料和安全因素也得到相当数量的关注。

     正如当前众多进口葡萄酒和洋酒商家所做的那样,将日常饮用、品鉴聚会等作为市场营销工作的核心重点,并不断寻求零售连锁等形式的创新突破;以自主消费为目标,力求不断拉近与消费者生活和体验的距离,去抢夺家庭饮用的空白市场。白酒企业要为消费者而“活”,必须契合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与体验,以此为依据,将产品形象、品牌文化的定位更加细分,使产品的风味口感、饮用方式更适合现代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欣赏品位,这些工作应当是与产品结构调整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

     当然,这种转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或者说这将对新一轮白酒市场品牌竞争起到重要的作用,谁能将市场行动的策略调整,与营销、文化等企业核心系统加以紧密结合,谁便有望脱颖而出,实现弯道超车。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名酒收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改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中国名酒收藏酒文化博物馆 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ADD):湖北省仙桃市何李路20号(2号楼1单元302室)  邮编:433000       鄂ICP备2024079672号-1
电话(TEL):0728-8219999 15327846007  传真(FAX):0728-3493992 邮箱(E-mail):a26079999@163.com 
技术支持:新梦科技 [后台管理]
开放时间:0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总浏览量:30324667次 昨日浏览量:4166次 今日浏览量:773次